中国虎网 2015/3/10 0:00:00 来源:
未知
药品价格依旧是热门话题。
3月5日,总理政府报告中也提到要不失时机的加快价格改革。在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看来,市场可以管好的放开让市场自由竞争,但放开价格的同时也需要监管。价格主管部门应该依据《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监督查处市场中的暴利和价格垄断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与胡季强的观点不谋而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吴以岭院士也在两会上提出,中药材作为特殊商品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行为。
“一些企业为牟取暴利玩垄断,把控上游原材料,使得10元成本的原材料暴涨至900元,严重加大了下游药企及老百姓的负担。这就需要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处理,以保证公平竞争及百姓利益。”胡季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胡季强认为, 在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后,中药要发展最根本仍是创新,但因为目前的审批制度,使得新药上市速度缓慢,占医药市场份额30%的中药,近几年获得批准的批文只占全部批文的5%左右, “长此下去,未来中药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会对中药犯下历史性错误。”
药价也需反垄断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非常认同,认为药价作为商品之一其价格就是应该由市场进行充分竞争形成,医保药品则可以国内同品种平均价格确定医保支付价。但放开药价并不等于不监管,国家发改委还需要对包括原料药中药材在内的药品价格加强监控。
事实上,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企业刻意玩的“垄断游戏”,如某种原料只有三家企业有批文,而药监局又不批新的,有企业便将这三家企业联合起来,将价格抬高,形成寡头垄断,这对下游的药企及消费者极其不公平。
据了解,康恩贝也遭遇了此类的“垄断”。国家基本药物尿素乳膏原材料是尿素,市场上农用尿素只有三元一公斤,精制后可以用于药用尿素,成本在 10元钱,与下游药企交易的合理价格是20-30元之间,但形成垄断后,价格攀升至900元。康恩贝等下游药企联合向发改委提出反垄断调查,结果价格降至 200元。
“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监管,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建立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中 药价格信息,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行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表示。
近些年来,中药材价格走高速度惊人。从药通网中药材大盘价格指数来看,2007年到2014年,价格指数由2700点增长到6600点,增长两倍以上。
吴以岭院士以常用药进行举例,如常用的中药材金银花从27元最高曾涨到360元一公斤,后才降到100元每公斤左右;板蓝根从每公斤3元左右最 高涨到30元,近期在10元左右;三七(120头)从每公斤40元,最高价涨到700元左右,太子参从原来一公斤200多元最高时达到500元左右。尽管 近两年大多数中药材价格有所降低,但相比以往,有70%-80%常用的中药材的价格上涨超过2倍以上。
因为原材料的涨价,使得中药价格在不断地提高甚至翻番,许多消费者都表示中药处方费用在不断提高,原来治疗感冒咳嗽一付药2-3元,20-30元能治好的病,现在动辄上百,甚至五六百。
加快审批速度
有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可以使得企业良性有序发展。不过,胡季强还认为,中药产业要发展仍然需要创新,而目前中药注册审评政策阻滞中药创新与发展。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成药品种已近万种,中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中成药产业在我国成品药巿场中占近30%的份额,总规模近4000亿。
但是,胡季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列举一组数据:根据CFDA公布的年度药品注册评审报吿,2012、2013、2014三年中药获生产批件 数分别为37、27、 24个,分别占当年全部生产批件数的6.0%、6.5%、4.7%,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获准产品创新程度不高,2014年1~4类为0个,5类1 个,6类10个,8类2个,还有近半为补充申请,只有中药目前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而六类中药新药又很难进入全国及省医保目录。
这表明未来可以上市的创新中药将越来越少。“长此下去,未来中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会对中药犯下历史性错误。”胡季强表示。
胡季强表示产生这种结果有多方面因素,比如人手问题,“中国的药审中心只有120人的编制,远低于美国的2000人和欧盟的4000人,这使得 大量生物制药无法快速审批。” 而更主要原因是现行中药评审注册办法及技术要求没有充分考虑中药的特点及药审中心存在少批就是成绩的审评指导思想。
“郑筱萸案留给药监总局的阴影或许到现在也未消散。”
据了解,2005年1-5月,也就是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在任的最后半年,中国共批准仿制药4237个,涉案的企业一年竟拿到100多个批文。郑筱萸事发后直到2008年,药监局才清理完成前任积压下来的2.4万个申请“遗产”。
胡季强认为,药品评审迟缓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也曾抱怨:“积压的材料已经超过1.4万件。其中不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这些新药上市慢,给企业的回报迟滞,自然导致创新困难。”
因此,胡季强建议食药总局尽快调整中药注册监管政策,根据中药特点和现状,既大力支持已有中药产品提高标准、增加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又支持创新中药和剂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