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5/7/24 0:00:00 来源:
未知
在整顿完中药饮片、银杏提取物、生化药等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CFDA”)又盯上了排队审批的药品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
7月22日,一则监管部门要求各药企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的消息,引起行业巨大震动。此次自查涉及到国内103家医药上市公司,占医药股上市公司总数将近一半。
业界人士认为,这次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不只是让一些企业自动退出,减轻药品审批压力,更重要的是保障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目前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和信息造假现象实在太普遍了。
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药物试验数据造假长期存在,一份申报资料完全可以找人代写,这一现象成为这个行业的公开秘密,至今并没有遏制住。“过去5000元就可以买到一份申报资料,有专门的人搞这个。”
自查范围规模最大
7 月22日,CFDA发布了《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下称《公告》),要求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所有已申 报并在总局待审的药品注册申请人,均须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对已申报生产或进口的待审药品注册申请药物临床试 验情况开展自查,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可靠,相关证据保存完整。
CFDA的《药物临 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品种清单》公布了1622个受理号,其中进口药171个受理号,新药948个受理号,已有国家标准503个受理号。化药需要自查 1283个受理号,占79.1%,中药大多是2005年至2006年的受理号,共237个,占14.6%。生物制品共102个受理号。
“这是自查范围最大的一次,此前虽然也有专项调查,但是尚无如此规模。”一位药监体系人士表示。
据咸达数据分析,1622个受理号中有309个受理号分别属于国内103家上市公司。华海药业(600521.SH)涉及的受理号数最多,达9个。
若 以药品名称数排名,排第一的是恒瑞医药(600276.SH)和国药一致(000028.SZ),各14个产品名需要自查。有27个申报1类或1.1类的 产品名需要自查,其中9个属于上市公司,包括天津红日的甲苯磺酰胺注射液、江苏恒瑞的磷酸瑞格列汀片和盐酸卡屈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的黄芪甲苷葡萄 糖注射液、上海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等产品。
“需要自查的受理号中,有13个受理 号属于重大专项,国内上市公司占了8个受理号。21个受理号属于特殊通道,国内上市公司占了11个;加快品种共有7个受理号需自查,其中有一个属于国内上 市公司。曾经状态为‘批准生产’的102个受理号也同样面临自查,有11个受理号属于国内上市企业。”咸达数据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张玉峰表示。
难在真实数据
“自 查并不是行政审批的一道程序,之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地要求企业进行自查工作。因为当前审批人数有限,申报品种数量多,很多资料可能存在造假。如果在审批这 个环节一个个去审核资料,需要很长时间,导致很多审批工作挤压,所以现在要求企业先自查。”一位接近CFDA的人员表示。
对 于药品安全,审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关口。CFDA也坦承,这次自查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要求,从源头上保障药品安全。但分析药物临床试验的数据和信息质量,更是关键环节之关键。这道关守不住,谈不上从源头上 监管药品的安全问题。
临床试验数据就是药品的生命,没有这个临床试验数据,药品无法谈及生产和市场推广。可在中国药品市场上,临床试验数据仍存在一定水分。
“食药监总局的做法是对的,应该严格,临床数据太乱了,我估计50%以上都造假。造假的方法很多,成为行业潜规则,造假水平高的根本查不出来。这个问题是该管管了,但能否管得住是另外一回事。”一位长期从事药品研发的人员表示。
“临 床试验很复杂,一期、二期、三期,都有很严格的管理过程,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一定的流程管理、资格,是做不了临床试验的。现在药品审批的报件要求越 来越高,可能有些企业不能按照要求去做,或者委托的试验中心不能严格管理,就会出现不能满足申报要求,不能满足安全科学的临床结果就报上来了,这种现象是 存在的。”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史录文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史录文说,在国外,临床试验考察非常严格,采用双盲、严格数据和统计,对于数据批件,有不同的部门来核查,以此来观察企业是否造假。
“咱们没有这么严格,所以免不了有些不法企业做一些违法的事情,很难去查、很难去一一核对。所以让企业自查,自己去保证,也是让企业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一个方式。”史录文表示。
但是在药品研发人员眼中,试验数据造假都不是症结,问题是腐败逼迫的造假。
这 位研发人员向记者表示:“因为腐败导致审批不公平,一个好药,能赚钱,但就不批准,理由很容易找,就是安全性有问题,谁也不敢说安全性没问题,万一死人谁 承担责任?所以就不批了,也不退审,一直拖延。当利益足够大时,就批了,利益不一定是现金,有可能是股权,有可能是帮助晋升等。之前腐败猖獗时,大家都觉 得,不是在审查技术资料,而是在比拼谁能够进入这个腐败圈子进行腐败,试验数据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正因这种参差不齐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的不准确性,导致医药行业人士认为,市场上有很多无效药。“很多临床试验都只是动物阶段的数据,并不是人体数据,就拿来申请了,导致很多无效药出现。”一位药品专家表示。
药品申报积压难题
在CFDA药品审评中心网站上,可以看到受理品种目录有5074个,在审品种目录有4883个,但审评人员只有120人。如此多的药品资料和专业数据,单纯靠审批环节的行政人员用火眼金睛挑出来,难度何其大。
审评人员太少、药品申报量太大是导致审评时限过长最突出的矛盾。这一关如何把控?考验的不仅仅是药品安全问题,更考验审批人员的能力和人力问题。
“通过自查的方式,让一些存在假资料的企业自动退出,可以节省一部分审批环节的人力,现在审批环节人手也不够,不可能一个个进行核查。”上述接近CFDA的人员表示。
对 于这次自查,张玉峰认为,CFDA可以一箭双雕。这1622个受理号中,不少是2008年以前的受理号。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曾承诺3年内解决药品申报积压的 事宜,但目前处理能力有限,远远比不上药企申报产品的热情。以目前对临床数据的高要求去自查2008年以前申报的临床项目,基本没有多少项目能符合要求现 有的标准。
企业若不主动撤回注册申请,则大多项目历史数据都不完整,现在重做也不现实,按规定数据不完整也要受罚。博弈后项目数据不过关的产品企业只能选择撤退。通过临床数据自检让药企知难而退,顺道还解决了一大批受理号积压的问题。
在史录文看来,这个方式自查可以对企业起到警示效果,可以给企业一个提升的机会。事实上,如果真的严格按照临床试验程序来走,很多的小企业是没有能力研发出药品的。
张玉峰认为,此次自查会让行业重视临床基础数据的重要性,这只是药监局对行业药品注册进行规范的第一步,后续可能还有其他措施在加快药品审批的速度的同时,保证药品审批的严谨性。只有在研发生产中坚持高标准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政策洗礼中“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