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5/12/29 0:00:00 来源:
未知
12月15日,国内权威第三方大数据分析
公司易 观智库发布2015年医药B2C市场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立足医药B2C行业, 分别剖析自营与移动的市场情况,报告显示,未来医药B2C市场持续增长,到2018年市场份额将达657亿元,同时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围绕“医药电商” 将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逐步放宽。由此可以预测,“医药电商”市场将真正迎来迅猛成长的春天。
近年来医药电商发展速度可谓 是惊人,但把视野扩大至中国药品销售这张大网时,医药电商市场也只是其冰山一角。纵观医药电商市场发展,一方面该领域涌入多家有实力的竞争者,另一方面近 年电商企业多为在运营、营销、商业模式的探索。多重因素表明,医药电商面前是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也是激烈的逐鹿战场。
自营市场表现抢眼,格局渐现“两大阵营”
据易观数据显示,自营医药B2C市场在2015前三季度,顺利从平台医药渠道分走1.6%市场份额,同时自营市场参与者持续增加,跨领域合作拓展线上渠道已成为目前各家电商发力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自营市场在2015年前三季度多家医药企业均获得不俗成绩。
首先以1药网的综合表现最为抢眼,据报告所示,1药网第3季度APP活跃用户渗透率达16.7%,位居第一;前三季度交易复合增长率达30.9%,“双十一”自营渠道销售额增长17倍;同年1月,1药网成为医药B2C市场首家获得4.5亿元,完成C轮融资的医药企业。
其次以康爱多、7乐康、康复之家为第二阵营的医药企业也表现不俗。数据显示,康爱多早在去年9月就以3.5亿被太安堂收购,与1药网同期APP活跃用户 渗透率达到8.4%。而7乐康则与今年11月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康复之家加快线下实体店面布局,目前线下实体店已达300余家,覆盖30余个城市。
可以看出,医药企业各自都在加紧布局、探索行业发展模式,随着医药企业不断发展,目前医药B2C市场正逐步形成模式不同的两大阵营。
一种是以1药网作为医药电商综合品类营销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模式特点是致力于药品为主,健康、医疗相关为辅,同时品类布局基于消费者多元化健康需求展 开。据相关资料显示,1药网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专注于自营渠道,体现医药本质:1药网产品涵盖中西药、营养保健品等多个品类,具有5万余个 SKU,拥有数百人执业药师及医师团队,提供7*12小时在线用药咨询,并与旗下问诊APP“1诊”资源共享,增强医患沟通;第二,供应链、SKU与服务 成为其领先3要素:PC、移动端自营与平台渠道全面布局,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设实体药店,旗下B2B平台“方快1”优化药品全渠道流通供应链。
而另一种模式则是垂直品类营销模式。该阵营以康复之家、可得网等为典型代表,这类模式主要致力于主营单个医药电商品类系列(如家用医疗器械、母婴)等垂 直品类营销。以康复之家为例,通过线上获得产品和顾客数据、线下深挖客户个性化需求,布局垂直家用医疗器械、老年居家护理网上零售,逐步实现以自身资源为 基础的O2O转型。
因此,以自营医药市场现状来看,两者都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模式只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形态,真正能获得消费者与市场认可,仍需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供应商能力、创新销售渠道、优化服务,以此来整个市场快速发展。
移动医药发展强劲,1药网创新模式首推“药+医”
在经历中国医药B2C探索期后,医药电商企业纷纷从PC端向移动转移,各大巨头加快布局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终于迎来了全新的市场启动期。报告数据显 示,2015年三季度交易总额达42.2亿元,同时移动端交易占比超过PC端,这意味着,移动端未来将成为逐步成为医药电商企业发力的战场。
同时,以“药+医”的创新模式正逐步成为移动端发展主流。以1药网为例,1药网作为首家自建医药B2C代表,通过私人“药+医”解决方案为核心创新力,将“掌上药店”与“掌上医院”为两大载体,从药师指导、系统保障到 “1诊”平台的扫描病例、病情分析与专家建议等一条龙的跟踪服务。同步还有以阿里健康为平台移动为代表,发力建设“B2C+O2O”运营模式,构建“药+医”生态圈,以及以叮当快药作为医药O2O为代表,其整合线下药店资源,打造健康生态圈等。
可以预测,“药+医”模式未来将在以上列举的三大细分领域必将加剧移动端市场竞争,从医药企业自身来说,未来更需要将药品销售与移动医疗紧密融合,提升服务专业度、形成“药+医”生态链闭环,从而推动自营医药B2C市场的移动端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医药B2C市场格局仍会不断变化,创新模式也将进一步迭代更新,不论当下与未来如何发展,最终要赢得市场认可,医药企业应认识到医药 B2C是一种长期而又有粘性的服务,并非短平快的产品销售,因此如何更好为消费者提高服务、如何不断整合资源、引入新模式,带动其平台销售,最终才能成为 这个市场的胜出者。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