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营销战略 > 中国医药创新何时赶上美欧?

中国医药创新何时赶上美欧?

中国虎网 2016/2/22 0:00:00 来源: 未知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掀起了一波融资潮,凸显在中国新兴的生命科学行业,各家公司正在争夺行业领导地位。人们也随之发出疑问:中国多久以后能追赶上美国和欧洲,推出重磅药物?

近几周来,多家看起来前景光明的中国医药研发公司不顾股市动荡,完成了融资或者准备融资。这是因为投资者对中国日益增强的医疗科研基础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问世以来,中国还没有为全球市场研制出过一款新药。青蒿素是一次突破,化学家屠呦呦因此在去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即便是青蒿素,也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被瑞士的诺华(Novartis)商业化以后,才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医药创新何时赶上美欧?

然而,新一代的生物科技集团正在争相研发下一款“中国制造”药物。

本月,总部位于北京、从事抗癌药研发的百济神州(BeiGene)在纳斯达克(Nasdaq)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1.584亿美元。 香港李嘉诚(Li Ka-shing)支持的和黄中国医药科技(Hutchison China MediTech)日前也表示,正在推进赴纽约上市计划。

两家较老牌药企,江苏豪森医药(Hansoh)和先声药业(Simcere),据报道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赴香港IPO。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这波融资潮是中国制药行业力求跨越廉价的仿制药阶段、转向研制更高价值药品的整体努力的一部分,这种努力符合中国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宏大抱负。

中国医药创新何时赶上美欧?

中国的目标是,就像拥抱高铁和半导体那样拥抱生物科技,”总部位于台湾的喜康生技(JHL Biotech)首席执行官乔石瑞(Racho Jordanov)说。“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抗生素出口国,未来没有理由不会成为生物科技药物的重要出口国。”喜康正在中国大陆兴建一家制药厂。

由于北京方面在医药科研上投入巨大,药企可以利用的人才库越来越大,而在西方受过教育的科研人员也纷纷回国,就是所谓的“海龟”。

《自然》(Nature)杂志数据显示,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其他因素来衡量,2012年至2014年,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增加了30%。在化学方面,中国已超过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科研强国。

“中国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它决心成为创新者,”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GSK)上海研发中心的全球神经科学研究负责人Min Li说。

GSK是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数家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旨在利用中国日益增强的科研基础,并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药物——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外国药企也纷纷在研发领域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这些合作协议既有助于它们深入中国市场,也能帮助中国制药行业发展。比如,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正在跟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礼来(Eli Lilly)合作,而百济神州与德国的默克(Merck)进行合作。

不久前,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科技公司再鼎医药(Zai Lab)宣布与韩国的韩美集团(Hanmi)达成一项协议,将针对中国市场研发一种治疗肺癌药物,并将其商业化。上月,再鼎医药从多家私人投资机构筹资1 亿美元,出资人包括两家美国大型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奥博资本(OrbiMed)。

虽然再鼎医药目前与外国药企合作,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杜莹(Samantha Du)表示,再鼎医药有清晰的长远目标。“我们要打造一家中国领军企业,”她说。其他竞争对手包括总部位于沈阳的三生制药(3SBio),以及在纳斯达克 上市的西比曼生物科技集团(Cellular Biomedicine Group)。去年,三生制药在香港IPO,融资7.11亿美元。而在本月,西比曼从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Wuhan Dangdai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es)获得了4300万美元投资。

最有名的中国年轻药企之一并没有自己研制药物,而是为国内外药企提供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外包服务。无锡药明康德(WuXi AppTec)去年从纽约证交所(NYSE)退市,被管理层以33亿美元收购,由此完成了私有化。该公司计划投资1.2亿美元,在上海兴建可容纳800名 科学家的新研发和制造设施。

有很多怀疑人士指出,中国要追赶美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大多数药企仍然把目光放在占国内市场90%份额的仿制药这一块。生物科技研发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在融资和资产规模方面比美国薄弱得多。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在临床试验监管方面行动缓慢,往往被认为是另一个障碍。

“政府正在尽力鼓励提高研发能力,但是起点太低了,”诺华大中国区主席尹旭东称,“我们将看到一些‘me-too药物’作为中国特有药品被研发出来。但是我们何时才能看到突破性药品问世?这要求科研能力、财力以及战略性思维。具备这些需要时间。”

中国医药创新何时赶上美欧?

阿斯利康全球产品组合及产品战略执行副总裁卢克•米尔斯(Luke Miels)称,随着中国当局不断简化制度,监管环境正在改善。去年12月,阿斯利康宣布将投资数亿美元,扩大自身与药明康德合作在中国研发与生产药品的能力。

米尔斯称,在中国本土药企加大投资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全球挑战者将只是时间问题。“假如10年后中国成为医药方面重要的创新源头,我不会感到惊讶。”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