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6/6/6 0:00:00 来源:
未知
在吉林,一株人参成就460亿元产业——
5月26日,一场中药材大品种专家咨询会在绵阳举行,话题的主角是绵阳特产麦冬。但专家们的点评中,总是绕不开人参这个“参照物”。
“2015年吉林省仅人参一种药材,总产值就达到460多亿元,到2020年的目标是1000亿元!”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专家钱忠直说,“麦冬的保健功效那么多,但没有像人参一样,凝练一个类似于‘滋补’的主攻方向,保健的路子不好走。”
尴尬的不只是麦冬。四川一共有49种道地药材,数量位居全国之首,但2015年中药产业总值不过700多亿元。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突破的关键是找到诸如吉林人参、云南三七、宁夏枸杞等的“带头大哥”,打响品牌,从而带动科研、市场、种植、加工等产业链条。
那么,四川“人参”该如何炼成?
本报记者 祖明远
第一招:拓宽应用领域,培育重点品牌
因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四川中药材资源品种达到5000余种,是当之无愧的中药大省,许多知名中药企业都在四川设有种植基地、加工厂。遗憾的是,其中却没有一个能打响四川中药品牌的拳头品种。
问题出在哪里?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处副处长尹莉看来,四川药材品种虽多,类似人参这样“药食两用”的品种却不多,应用领域较窄,对应的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吉林人参产业就是凭借2011年人参“药食同源”试点获批踏上拐点:人参可作为食品生产原料制成软糖、饼干、饮品等产品,受此带动,吉林人参种植面积、加工企业均大幅增长,如今已形成功能性产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等四大系列,2015年产值超过460亿元。
近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也将启动全省道地药材、民族药大品种筛选,首批计划选择8种药材进行重点品牌打造,而绵阳是行动最积极的市州之一。绵阳三台特产麦冬,兼具药用和保健效果,被当地视为“种子选手”。
为此,绵阳专程邀请国内中药领域的知名专家把脉,希望到2025年将其打造为产值500亿元的产业。
第二招:完善后续环节,强化科研力量
要壮大中药产业,除了品种的选择外,还需要一系列后续环节的支持。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眼里,“四川中药产业要崛起,科研最关键。”
以三七为例。30多年前,云南和广西平分国内三七药材种植市场,但随着云南成立文山三七研究所,一些三七种植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始在云南推广,形成健康的产业链条。到本世纪初,云南种植产量已占据国内三七市场的95%。
据了解,四川省今年将上马189个中医药科研课题,总资金达1600万元,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而在绵阳,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绵阳 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近年已经研发出了两个麦冬新品种,带动全市种植面积0.33万公顷,吸引30多家药企前来合作,初步形成了科研、种植、加工的产业链。 近期,四川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也将加入进来,在专项人才培养、品种研发等领域参与合作。
科研还能为药材质量这一产业生命线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陈士林牵头的团队创立了一种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新技术,通过提取药材的DNA片段,建立 鉴定真伪药材的数据库,可以快速识别药材的真伪。目前,包括天士力、王老吉、四川新荷花药业等过百家企业采用这种技术。“今天参加活动的多家四川企业都表 达了合作意向。”陈士林说。在他看来,保证药材质量是中药产业成熟的必然阶段和前提条件,“一旦出了问题,是用多大力气都没法弥补的。”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