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6/6/27 0:00:00 来源:
未知
今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表示,这是学校厚积薄发、久久为功的结果,是学校从规模发展的量变向内涵发展的质变的根本体现,更是学校综合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药学类大学排名,广东药科大学在全国195所同类学校中排名第18位,在广东高校中位列第二。这所培养了6万多名毕业生,被誉为“医药企业家摇篮”和“公共卫生领域黄埔军校”的高等药科学府,已站在更新、更高的起点。
展望未来,郭姣表示,广东药科大学将继续围绕广东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多元合作驱动医药产业发展。并深耕岭南医药资源,打造南药全产业链,科研、产业并进,助力高水平药科大学建设。
掌门人谈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
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南方日报: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药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如何驱动广东医药产业发展?
郭姣:围绕广东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搭建与地方政府和医药行业企业进行“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构建起多元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中山市政府合作共建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与佛山南海西樵镇共建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试验区。校企合作方面,先后与王老吉、白云山制药、香雪制药、康美药业等20多家医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早年创办的附属制药厂,后来转制为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以其为核心组建的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市值超百亿元、在香港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除了这些内容,我还想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海南康芝药业的,可以用“学校一项技术支撑一对校友夫妻创办一间上市公司”来概括。海南康芝药业由校友洪江游夫妻创办,是国内唯一一家以 儿童药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其产品尼美舒利颗粒剂在全国同类产品与儿童解热镇痛类产品中销量第一。而尼美舒利颗粒剂正是由我们学校陈燕忠教授团队和康芝合作 研发。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抗病毒口服液的,虽然抗病毒口服液已为千家万户知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并无统一的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05年至2010年,我们学校林华庆教授研究团队与香雪制药共同研究抗病毒口服液国家质量标准,最终收录于《中国药典》作为国内统一标准。这不仅大大 提升国内几十家企业的产品标准,还使以该产品为核心的香雪制药成功上市,现市值90多亿元。
深耕岭南医药资源
打造南药全产业链
南方日报:今年3月成功更名,广东药科大学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把握机遇、发挥特色优势?
郭姣:用一句话来概括,深耕岭南医药资源,打造南药全产业链。
岭南地区药用植物在4500种以上,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同时,南海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之一,是药物筛选和开发的宝 库。作为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的唯一高等药科学府,广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岭南特色中药资源和南海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
目前,学校已经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合作共建了全国第一个中药资源学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黄璐琦院士担任院长。依托该学 院,学校与连南瑶族自治县共建“广东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打造南药资源保护与种植基地,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吸引了广东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投 资2000余万元,带动当地1000多家农户参与种植中草药,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推动了区域经济和民族健康产业发展。
学校新成立了生物资源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充分利用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等相关研究机构的技术和条件,以岭南药用植物和南海生物为源泉,以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对天然生物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包括成药基因和成药蛋白的筛选与开发。
南方日报:我们了解到学校还将协同创新的合作对象延伸到国际。
郭姣:是的,我们与剑桥大学等机构合作,建立中英生物资源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合作创新平台,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致力于岭南特色生物资源利用与创新药物研究。
今年,我们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获批建立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国际合作基地,学校聘请利物浦大学Jeremy Turnbull为兼职教授,有效整合国内国际创新资源,以“项目—人才—基地”合作模式共同开展糖脂代谢病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
依托大学智库、政府行政资源,双向推动孵化
南方日报: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广东药科大学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郭姣:早在2009年,学校就与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合作,给校内提供1万多平方米场地,在国内较早共建具有独立法人的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广州大学城健 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2014年,该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国唯一建在校园内的以生物医药为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我们的孵化基地形成了“一新四高”特色。“一新”是指模式创新,基地采用公司化运营,建在校园内是依托大学的人才、科技创新资源,依托政府行政资源,共同为孵化基地提供强力支撑,双向推动。
“四高”是指高端人才聚集,高新技术聚集,高投资聚集和高产出。基地吸引了“千人计划”、海归、教授、大学生等高端人才落户创新创业,聚集了基因测试(广 州华大基因公司)、基因药物研究(新百泰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农业(女娲肥业)等行业,研发企业和创投基金注册资本达29亿元。
据悉,该基地累计引进了12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基地企业连续两年总营收超过3亿元;申请知识产权177项,获得授权71项,专利43项,上市产品达60多个。其中,广州女娲肥业有限公司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南方日报: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探索?
郭姣:作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以“432”培养模式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搭建了具有广药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实训 四大平台:国家级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四大平台 为广大在校生及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学校构建了三大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运行保障体系,三大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的打造到各类保障措施,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及硬件保障。
学校出台相应政策,设立创业基金,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落脚点,成立了“广东药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立了“广东药科大学创业谷”。通过创新创业 教育学院协调开展全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业谷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创业团队的项目落地或与外界企事业单位对接成型,为大学生的创业 项目从萌芽到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牛校亮点
首个世界性代谢病
学会落户学校
郭姣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潜心中西医结合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相关重大疾病理论与防治策略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建设等近30年,成绩显著。
郭姣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发现,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有共同的核心病机,首次明确系统提出“糖脂代谢病 (GLMD)”理论及综合一体化治疗策略,将此类疾病整体认识,一体化防控。首提“枢纽肝代谢稳态调节系统”和“调肝启枢化浊法”。临床研究证明,调肝启 枢化浊法相关方药,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达90%,药占比下降12%。创立GLMD综合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建成国家综合性医院中医药临床示范基地,成 果在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创新理论被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药学概论》和《健康管理学》收录,核心论文发表在传统医学领域前沿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gy,并得到中西医界及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药界首个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创新中药10余个,获欧美专利2项,国内18项。如研发的贞术调脂胶囊,药效媲美贝特、他汀类等化药,克服了化药肝肾损害、停药后反弹,及中药物质基 础与作用机制不清之弊,实现综合疗效更优,安全性高的突破。
去年12月,世界中联代谢病专业委员会成立,郭姣被推选担任会长。该学会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主任委员单位,是首个落户广东的世界性代谢病学会,标志着广东在代谢病综合防控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哪里有药
哪里就有广药人
广药建校50多年来共培养了6万多名毕业生,学生以“厚基础、善思维、强能力”而广受医药企业和卫生单位的好评,成为支撑广东、海南医药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哪里有药,哪里就有广药人”是最形象的表述。
广州医药集团总经理陈矛、天心药业董事长陈昆南、海南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梁锡辉……他们都毕业于广药——医药企业家的摇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医药行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中广药毕业生占60%以上,在全省586家民营医药生产企业中,广药毕业生创办和参与创办的有367家,该校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广东省高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摇篮,支撑了广东医药行业的半壁江山。
而在省外,香港药学会会长郑陈佩华、香港中药学会会长徐锦全等均为广药校友。
广药还被誉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黄埔军校”——在广东公共卫生机构中,该校毕业生约占人员总数的28%,占领导班子成员总数的34%。
据介绍,2003年广东省表彰的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广药有196名校友受到表彰,其中荣立一等功的13人、荣立二等功的43人。抗击“非典”功臣, 荣获一等功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杜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林锦炎等人是杰出代表。
中药渣当“清道夫”
有效缓解水污染
中药渣也能改善流溪河水质。广药创行团队的学生通过利用废弃的中药渣帮助菇农改良种植方法,有效缓解了草菇种植废水污染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成立的“掌上名菇”项目在2016普莱克斯-创行青年绿色公益项目比赛中获大赛亚军。
2013年10月,一篇名为《污染流溪河,草菇猛于猪》的媒体报道指出,草菇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危害比养猪业更大。报道引起了广药创行团队陶永杰、张颖函等人的关注。
他们调研发现,广州市草菇日产量高达30吨。菇农使用石灰泡制废棉法种植草菇,生产过程中大量夹杂着石灰的废水汇入流溪河,对当地造成了环境污染,许多中小型菇场因无力解决污染问题而被迫关闭。
同学们发现,可以尝试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中药渣代替部分废棉,从而减少石灰的用量。他们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使用中药渣模拟栽培草菇实验。数据表明,使用中药渣种植草菇后成本下降了23.1%,而且由于中药渣的应用,使得石灰使用量减少了85%。
目前,该技术已在菇农中推广,菇场排放的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三类灌溉水的标准。
近年来,广药学子发挥医药技术专长,凭借苦药良渣(利用中药企业废弃中药渣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寻踪沼迹(在畜禽养殖场沼渣沼液中加入菌种发酵成优质有机 肥)等绿色环保项目接连在挑战杯、创行世界杯等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据统计,近五年来,广药共有600余名学生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 励169项。
招生看点
看点1.药学等热门专业大幅扩招
今年广药传统优势专业及热门专业均有较大幅度的扩招。其中,药学专业从120人增至240人,临床医学专业从120人增至200人,药物制剂、制药工程、预防医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临床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均有一定幅度扩招。
2016年广药招生总计划5030人,比去年增加2030人。理工科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约111%,达到1520人。
看点2.转专业无校区限制
广药共有43个本科专业供考生选择。学生入学后,如果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可在入学满一学期后或在二年级下半学期,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提出转专业申请,转专业不受校区限制。
此外,该校部分学院及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凭个人兴趣爱好及成绩绩点进行专业分流。
看点3.优秀新生最高可获5万奖金
新出台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制度,对优秀新生最高给予5万元的奖学金奖励。广东的考生只要高考成绩上了一本线并被我校录取且顺利入读,即可获得3000元或 以上的优秀新生奖学金。同时,学校有完善的“奖助贷补免”资助体系,保证每一位优秀学生得到奖励,保证每一位学子不会因为贫困而辍学。
看点4.国际交流学习机会多
在药学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开设“3+1”本科双学位、“3+2”本硕连读国际班等学分互认、学位互授项目。同时,学校与美国、英 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境)外众多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生可通过各种项目进行国际交流学习。
数说成绩
●一年多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新增5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平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并 列第68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较上年增长50%,资助项目总数居全国高校第269位;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申请专利46项,获授权37项, 申请专利同比增长21.5%。
●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新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新增药学、公共卫生、护理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新增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名、新时期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1人、引进中药创新团队1个。
预告
你们想了解的,我们都帮忙问。28日15时,由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主办,南方日报“上学了”教育微信公众号协办的“招生季 探牛校——2016高校招生线上咨询会”迎来广东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徐位良,他将参加线上活动,发布招生信息、接受考生家长提问。欢迎关注“南方+” 客户端、“上学了”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踊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