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满族医药理论基础零散传承困难

满族医药理论基础零散传承困难

中国虎网 2016/10/14 0:00:00 来源: 未知
    满族医药是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大家庭中的一员,一些药方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但由于满医学理论不成系统,知识多分散在民间且部分已经失传,当前正面临着传承上的诸多困扰。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满族医药的精华,让它重新焕发青春,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曾为清代宫廷御药

  部分配方欧美热销

  满族医药由中国满族与疾病抗争中摸索总结而形成,已有数百年历史。历史上满族信仰萨满教,因此满族医药曾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满族人发现的药材、使用的药方和治疗手段,往往经过萨满教神职人员的收集、整理、传承。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康廷国告诉记者,萨满教的疾病治疗方法是无形的,类似于心理疏导,后来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才增加了有形的药物疗法,“传统医药都有医巫不分的童年,满族医药也不例外。”

  清朝建立后,满族医药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宫廷御制”让满族医药与其他中医药深度融合,到同治年间达到了发展高峰。北京同仁堂是清宫的御用药房,一些满药成为秘方御药,至今在海外都很有知名度。

  满族的“老家”在我国东北地区,依托东北的长白山、大兴安岭,满族人民就地取用地道的药材。“巍巍长白山,茫茫花果川。低头就是药,弯腰把宝 掀”。中国传统民族医药专家诸国本告诉记者,东北满族地区的中药也被称为关外之药,包括人参、细辛、防风、刺五加等知名草药在内的数百种。

  满族医药专家宋玉荣告诉记者,如今在满族乡镇,仍能感受到满族医药的文化遗风尚存。“得了病赶紧扎古扎古(治疗),手碰伤了弄点八股牛(白鲜皮)粉涂伤口上。”只要在深山中的满族乡村,就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长葛忠兴说,满药的采集、炮制、用药等方面都与传统中医有区别,很有特色。满族医药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满族先民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灿烂的民族医药文化,他们留下的许多偏方、验方,至今仍旧很有疗效,甚至得到了海外业界人士的认可。

  日本中医学会理事猪越恭也告诉记者,满药与历史上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汉方”类似。满族医药中的一些药方对于治疗肝病很有效果,在日本应用很广 泛。德国药学专家舒秀兰博士表示,近年来,欧美的医药界对于天然中草药治疗病症已越来越重视,中国满族医药的一些配方因其疗效良好,已开始得到欧美消费者 的接受和认同,在海外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理论基础不成体系

  人才短缺规范性弱

  一些中国传统医药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满药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丹东药业集团于2008年提出了“满药”概念,并根据传统药方开发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满药产品,现在很多已经远销到国外的国家和地区。但是,目前满族医药的传承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首先是满药的理论基础——满族医学目前仍不成体系。很多满族医学的知识分散于东北的老满医中间,有些知识甚至已经失传,整个满医学理论的系统性不强,制约了满族医药的发展。

  康廷国表示,满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可分为满医和满药两个部分,本来传统医药是密不可分的,但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是卫生事业,药品是经 济产业,医疗更强调公益属性,而药物需要强调经济属性。民族医学的医生职业受到现代医学的挑战和《执业医师法》的限制,特别是像满族医药这样带有萨满文化 特征的传统医药,更难在当代社会立足,这让满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是人才短缺,满医传承人少。“现在国内学习传统满族医学的人越来越少,老一代满医渐渐离去,‘接力棒’很难传到下一辈人手里了。”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医药传承人常纪庆,在此前于辽宁丹东举办的满族医药国际论坛上忧心忡忡地说。他现在免费在网络上教授满族医学,已有100多位学 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英国、瑞士、荷兰等国的海外中国人。“相比国内,满族医学在国外却更有市场”。

  此外,满医药的生产和开发目前也正在发生分化。有专家表示,一部分传统的单方、验方,受到新药审批的规范性制约难以开发,很可能随着岁月流逝,被逐步淘汰。一些被发现含有有效的化学成分,成了化学药的原料,开发成了西药。

  诸国本表示,满医现在散落在民间,尚没有政府主导的满医院,满医逐渐衰弱甚至濒临消亡。满药的现状好于满医,以生产“复方木鸡颗粒”等满药闻名海内外的丹东药业集团发展势头旺盛,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记者了解到,满族医药现已被列入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东药业集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了“满族医药生产基地”。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主办的满族医药国际论坛也已经举办了四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药专家挖掘、研究满族医药。

  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齐献三计

  记者采访专家了解到,满族医药中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让满族医药重新焕发出青春。

  第一是尽快建立满医学的理论体系。满药的发掘和应用离不开满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不同于藏医、苗医,满医的基本理论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应该通过 查阅历、考证历史文献、深入民间调查、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系统整理,进而完善理论,建立满医学科,出版我国第一部满医专著,并在此基础上出版满药学专著。 康廷国表示,满医学基本理论体系是满医药产学研等各个领域的基石,也是满医药能够快速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二是建立起满药的产业体系。满药包括药材、饮片、成药。民间满医用药大多用饮片,满成药如“复方木鸡颗粒”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但满药尚未 形成有氛围的市场效应,开发的潜力巨大。创新满药应用运行机制,应该逐步改进目前满医药发展缓慢和不平衡的态势,逐步建立满医院,变分散满医为有序满医, 成立满医药产业联盟和协会,建立规范化的满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等等。通过各个环节的良性联动,逐步使满药的产业体系规模化、最大效益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中药生产企业大约有3000家,但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的品质下降。专家建议,对满医药等 民族医药的生产,应当采取一些特殊政策予以大力支持,既要遵守现代药品生产的规范,又要尊重传统医药的用药习惯,既要保持传统特色又要加强现代研究,将开 发新药与老药的深度开发相结合。

  在中国满药的主要生产地——辽宁省丹东市,目前现有各类药材种植基地120余万亩,种植公司及合作社107户,种植农户近5万户,产出地道药材 100余种。目前,丹东的满族医药及健康产业已经形成以宽甸、凤城及东港北部山区为核心的满族药材种植基地,叫响了中国满药之都的称号。

  第三需要培养起一批真正的满族医药传承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血脉不致中断,后继有人。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认识满族医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用以教育后代。

  专家建议,应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保存和保护民间的满族医药传统,同时借鉴蒙医药和藏医药的发展经验,通过校企联合、建立满药研究机构,推进高校成立满医、满药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