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医药资讯 > 今日新闻 > 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培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培育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国虎网 2017/8/16 0:00:00 来源: 未知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高 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引领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视察广西时,明确要求广西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创广西改革发展新局面。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丰富,中药民族药材资源总量和生产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如何做好中医药民族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利用好丰富而独特的健康资源,构建好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大格局,使其成为我区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中医药民族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

    要做好中医药民族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章,必须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立足中国道路,着眼中国实践,是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服务的。突出的是“结构性”三个字,强调的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归结起来,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和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药供应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保障有效供给、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医疗健康服务和国家基本药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药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健康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努力把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找准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短板

    多年来,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如下几方面薄弱环节和短板。

    一是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壮医、瑶医相对于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发展显著滞后,中医药民族医药基础设施仍较薄弱,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相关机制尚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产业水平不高,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保障老弱妇孺人群健康的优势发挥不够,中医药民族医药预防保健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

    二是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产业服务人才匮乏,整体水平不高。我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医药产业管理、研发、工程技术人才匮乏。另一方面作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服务提供方,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事业性人才支撑不足,影响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是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据2016年6月出版的中国首部民族用药辞书《中国民族药辞典》确认,当前全国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总数为7736种,我区民族药材资源丰富,民族药材资源总量和生产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据统计,我区少数民族应用的药用植物有3000多种。在全国400多种常用民族药原料中,70多种主要来源于我区。除丰富的野生资源外,我区人工种植药材也颇具规模,种植药材面积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20%,是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区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投资总体规模偏小,单个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有限,使一些重大创新项目、产业化项目得不到持续有力支持,尚未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导致资源优势发挥和利用不足,中药材种植产值只有53.51亿元。而山东中药材种植年产值在80亿元以上,贵州争取2017年,种植的中药材600万亩,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四是中医药民族医药制造业发展滞后。我区在1999年已成为单品种过亿的中药制药大省(区),当年全国28个过亿元的中药品种,我区就有6个品种。但10多年后,2015年我区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只有342亿元,在全国排名落至第20位,仅占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66万亿的1.36%,与排名第一位的山东省(3893亿元)、第二位的江苏省(3478亿元)相差甚远,甚至被前些年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江西(1080亿元)远远甩在了后面,被同在西南地区的重庆(366亿元)超越,贵州(311亿元)也很快迎头赶上。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产业链不长,市场开拓不足,品牌影响力弱所致。我区医药企业大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多属于弱势地位,许多企业的药品销售进不了医疗机构的招标采购,产品只能通过终端销售渠道进入市场,严重制约着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制造业发展。

    五是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不足,中医药民族医药药品研发、评审审批难。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二次开发滞后等等,严重制约了广西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广西16年来民族新药注册为零,2003-2012年,广西仅获准生产新药7个;在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等中药相关产品的开发中,10年来广西也仅研发了30多个新产品。由于现行《药品管理法》与民族医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药品注册管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放管服”改革还需深化,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壮瑶药成药的批准文号,严重影响我区民族医药核心竞争力,致使我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举步维艰。

    加快补齐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短板,使其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安排谋划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大格局。在改革破局开路方面,出台自治区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条例,从民族区域自治角度赋予民族医药法律地位,从制度安排层面扶持和促进我区医院制剂、民族医药传承与开发,从民族地区同步实现“两个建成”需要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明确优先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的思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短板,创造新供给,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投资政策、土地供给、税收安排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我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释放我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领域经济壮大的新动能。

    进一步加强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树立精准思维,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要加快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服务人才与能力建设。要优先将中医中药、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明确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从医保支付体系中鼓励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在服务应用中推广,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药壮瑶医药师坐堂诊疗服务。要创造新供给,推广简单易行的中医药壮瑶医药养生方法。培植相关企业与高校联合形成医、教、研、产产业链,引领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让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大健康产业中发挥经济增长新动力作用。要补短板,建立中医药民族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难治性疾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难治性疾病防治中特色优势。要大力推广中医民族医特色养生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民族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健为一体的中医民族医健康保障服务。要扶持基础较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机构,建设中医民族医养生养老健康中心,大力推广壮医经筋推拿术、药线点灸法、药物竹罐、瑶医药浴等民族医药特色保健项目,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中的功能作用。要积极发展民族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民族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模式。要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创新体系建设,改革完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建设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提高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中药民族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出优势和特色,加强合作共建,构建新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二次开发和新药研发服务。要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核心企业,采取项目转让、项目合作、共建共性技术平台等合作模式,以科技为纽带,建设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一体化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做强中药民族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化学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和海洋药物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加强管理创新,从中医药民族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理顺关系,带动药物开发、药材种植、民族药有效组分分离、制剂生产、市场营销、医院产业、旅游文化、养生养老等各环节的现代大健康产业链伸展。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 话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对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请点击“我要投稿”。
中国虎网纳您良言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