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网 2017/11/14 0:00:00 来源:
未知
刚刚过去的周末,天猫以1682亿元创下新纪录横扫了各大媒体的头条,而在这场狂欢的背后,亿欧关注到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阿里健康披露,双11开场仅6分钟,天猫医药成交破3亿;7小时05分,天猫医药电商板块整体销售额超越去年双11全天。
京东医药报喜,今年双11京东医药健康8分钟销售额破亿,官方数据称今年全天同比增长率超过120%。
而除了医药第三方B2C平台之外,其余类型的商家也各自亮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医药O2O方面,叮当快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集中发力,线上总订单量突破15万单,总订单金额突破2500万,分别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30%和190%;快方送药告诉亿欧并未就双十一进行促销。
自营B2C方面,据德开大药房CEO夏语透露,今年双十一,康复之家与德开大药房成交额1600万元,同比去年双十一增加50%;健客公布其网上药店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网总销量突破1.3亿。
2017年6月,商务部发布的《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612亿元。其中,B2B业务销售额576亿元,B2C业务销售额36亿元。2015年商务部直报系统医药电商销售总额为476亿元,其中B2B市场规模444亿元,B2C市场规模32亿元。
2017年于医药电商来说是复杂的一年,国务院分批次宣布取消B证、C证和A证的审批,政策层面释放利好消息;双十一前夕,CFDA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交易监管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行业监管。
但是行业的整体大方向确实是整体向好的。此次交出成绩单的还有两个特殊的玩家——泉源堂和苏宁易购医药馆。
2016年9月,“泉源堂”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将以1.4亿元收购医药批发企业“四川蒲江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收购A证企业“四川紫竹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曾被亿欧解读为这一连锁药店向线上的延伸布局。此次双十一,泉源堂协调线上线下开启了“网定店取”、“网定店送”模式,24家连锁门店累计下单商品7405件,宣布自己“平均单店产出量、转化率全网第一”。
随着线上线下不断的融合,泉源堂的打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连锁药店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早就将C证收入囊中,并且收购了持有A证的企业,但是与大多数网上药店一样,泉源堂电商主要是利用天猫医药馆以及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从营业收入来看,2015年,泉源堂已经发展为以医药电商为主,以线下零售为辅的网上药店。据泉源堂2015年度财报显示,其电商版块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14年的2.28%上升到75.05%。
苏宁易购医药馆则是此次双十一大战的另一个代表——跨界选手。亿欧记者此前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信息发现,苏宁易购在2016年1月14日就已经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显然,从线下家电连锁转型综合型电商的苏宁,也早就盯上了大健康的蛋糕。
苏宁易购医药馆的内部人员透露,从组建到正式开始运营,平台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去搭建供应链,此次双十一,苏宁易购医药馆发起了“O2O购物节”活动,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524%,其中苏宁易购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350%,苏宁天猫官方旗舰店同比增长600%。
新增的跨界选手不仅仅有苏宁,据行业内部人员透露,唯品会预计在近期将上线医药销售,前期的保健品销售已经开始铺设······
2017年2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医药B2C销售总额达到286亿元,比2015年增长88%。这样的增长速度彰显的是医药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想在这样一条快车道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显然不仅仅是医药本来的玩家,阿里健康、京东也好,苏宁、唯品会也罢,在政策更加务实的情况下,也都开始加入了大健康领域的厮杀。
然而,利弊相生,目前医药电商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三大问题:
其一是产品单一。医药电商出现的初衷是改善药品的供应链,出现的一大契机是“医药分开”政策的不断推行。然而,基于药品的特殊性,纵观各家此次的战报,占医药电商平台销售额前列的依旧是保健类、计生类产品,医疗器械则以血压计居多,涉及药品的部分偏少。
其二是发展瓶颈。医药电商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位居前列的网上药店逐渐固定,有观点指出,医药电商即将进入“下半场”,新的入局者以及后续的网上药店可能再难以超越。此外,基于“马太效应”的发酵,活下来的在想怎么接着活下去,保健类药品、慢病药品、附加服务成为了目前较为普遍的探索方向。此外,目前医药电商的流量入口多集中在第三方平台,如何发展自有渠道提高用户转化效率也是不少企业在努力摸索的方向。
其三是竞争复杂。医药电商受政策影响较大,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兼医药电商分会会长、德生堂董事长龙岩分析认为,在政策方面,预计未来的监管会越来越严;医药电商受产业影响较大,医疗产业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产业,医药电商目前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院内医药市场依旧是医药市场的主流,而处方药市场开放并非一日之功;除此之外,国家鼓励医药集中化发展、“新零售”概念反哺医药产业、资本市场的加持等等因素,也都在影响着医药电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