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虎网医药网 > 展会前沿

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与现状

中国虎网 2007/11/1 0:00:00 来源:未知
     中医治疗急症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目前由于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及其他原因,中医治疗急症的阵地越来越小。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医面临巨大挑战。中医能不能承担急诊医疗任务,要不要开展急诊工作,是新形势给中医提出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
 
    在西方医学尚未输入中国之前,中医在治疗急症、重症上有着一套完整的治疗措施,曾经在世界医学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近20年来,一些中医有志之士为中医急症事业的发展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生脉针、清开灵、醒脑静、血塞通、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瓜霜退热灵等,都已成为抢救急重病人得心应手的药物。
 
    1983年重庆急诊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强中医急症工作的几点意见,把中医急症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学科水平标志的高度。1985年上海急症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成立高热、厥脱、中风、心痛、胃痛、血证、剂改七大急症协作组。1987年长春第一次全国中医急诊学术及工作会议,统一了思想,为现代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举办的中医急症学习班,也为中医急症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92年广州中医急症工作第二次会议,明确提出面对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复杂,中医治疗抢救有相当难度,故而对中医急症工作的要求应本着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并决定在全国成立中医急症治疗中心及建设标准化急诊科,以及成立多脏衰协作组。至此以急症协作组为龙头的中医急症工作在全国中医院已形成网络,中医急症医学已基本形成。
 
    1996年成都急诊会议总结了“八五”期间的急诊工作,修改了中医急症诊疗规范,十大急症协作组,包括100多个省市级医院,连同二级网络有共500多个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队伍已经成形并正常运转。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全国知名的中医急症专家及中药、药理、工艺质量控制专家评选出适用于急诊的必备中成药,强调时效、量效、证效,为临床提供了高效、速效药物。由于向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与高效、速效药物,受到了急诊及各科医生的欢迎。
 
    在医学教育上,全国部分中医院校陆续开设了中医急诊课。1989年,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编写了第一部中医急症教材,率先在全国开设了中医急诊课。辽宁、广州、云南、江西等地也陆续开课。1992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历史上第一部急症教材——中医急诊学全国统编教材,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急症学作为重点课程在全国各中医院校开设,对于提高中医学科水平及中医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医急症的医、教、研也受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重视。1998年正式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至此,中医急诊医学作为一个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已经形成。
 
    中医急诊工作的现状
 
    从急症协作组成立以来的22年,中医急症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中医急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十大急症协作组起到了龙头作用,其成员单位成为中医急症工作的骨干队伍,强化了中医急诊意识,形成了以中医急症协作组、中医急症治疗中心为核心的全国急诊网络。各省、市、自治区、县、区级中医院均有急诊科,并参加当地的急诊医疗工作,有的中医院急诊科已被纳入全国急救中心120网络,如北京、广州等。研究开发新药物,运用新手段治疗急症成为热点。各协作组研究的成果正逐渐被推广和应用,新的剂型,高效、速效药物不断出现,并且涌现出一大批热爱中医急症事业、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急诊队伍。
 
    1999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及急症协作组组长会议,会议认真回顾了协作组成立以来所作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中医急症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中医急症工作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是中医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多年来,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绩。以急症协作组为中心的全国中医急症网络已经形成,研制急症药物的方法及手段已成为攻关的主要目标,并且完善了一些急诊病种的诊疗规范。但是应当看到由于急症的特点,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单一方法是不行的,要想再取得成绩,靠一个单位或一个人是有相当难度的。
 
    在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病人、社会都要求中医必须能看急诊,应该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医必须以竞争的观点来对待自己,对待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加强急诊科室的建设,提高中医院综合服务功能,狠抓急诊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能够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并能运用中医手段与方法抢救危重病人的新型人才,要从中医急诊入手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能力,狠抓急诊中成药、新剂型的研制与开发,要研制呼衰、心衰、肾衰、多脏衰等急危重症的高效、速效新剂型。为此,要加强急症协作组建设,进一步完善急诊诊疗规范,扩大新病种的研究,扩大外科、骨科、儿科、妇科的中医急诊工作的研究。
 
    2007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成都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中医急诊是中医学科水平的标志;23家临床基地是在原急症协作组及急诊医疗中心基础上确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对中医学术发展有着战略意义,各单位领导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要成立领导小组,专家组及研究室,发挥老专家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会议明确指出中医急诊基地建设不是单纯急诊科建设,应当包括多学科、多病种建设,中医急诊临床基地应是一级科室、重点学科。要选择3~5个疗效可靠的优势病种,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会议进一步明确建设急诊临床基地的目的是对中医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最终可达到提高中医对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
 
    我们完全相信,在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全体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一定会健康发展,为中医急诊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罗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急诊临床基地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病急诊协作组
现在已经有0个对此文章发表过评价0个人发表过求助问题 查看所有评论
 请正确输入正确电话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手机/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版权所有,谨防假冒